照护者的心理调适更重要

  • 2016-08-11
  • 资讯处管理者(勿异动)

照护者的心理调适更重要

杨志良

2016/7/10

日本老友长谷川敏彦教授,曾任东大教授及主持厚生省卫生政策研究,多年前曾倡议人生有三阶段,大致以二十五岁为一阶段分水岭,亦即出生至二十五岁左右,为成长及学习;二十五至五十岁为工作及养育下一代;五十岁左右逐渐退出职场,退休后平均可再活二十五年。而且第三阶段常从急诊室、加护病房、复健、长照,再入急诊室,多次循环。当时长谷川教授即提醒,社会如何因应老病的照护,是个重大的挑战。

然而依目前趋势,人生三阶段已未能具体反映当前社会演变了。即以台湾而言,目前台湾六十五岁(联合国定义的老人)以上有三百多万人,而七十五岁以上有一百三十万人,也就是有一百三十万人已进入人生的第四个二十五年。另外,九十岁以上尚有十万八千人,百岁以上人瑞也有三千六百人。更惊人的是,根据估计,目前六十五岁的人,在三十五年后的2050年,将有七万六千人活超过百岁。

人越活越长,生活品质却可能越来越差,家中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多样化及有调适上的困难。青壮年都在外为生活打拚,只剩老人照顾老老人,五、六十岁照顾七、八十岁,或许不少尚有能力,七、八十岁照顾九十、一百岁,就会非常辛苦。更不幸的是,老人易于体衰多病,也难免发生老老人父母,反而必须照顾老人儿女,甚至白发人送黑发人(其实都是白发了)的情况,例如家母就送走了我的两个兄弟。

近年来,因为缺乏长期照护及社会支持,照顾者不堪体力、心理双重压力,杀害或遗弃被照顾的亲人后再自杀,或者一时情绪失控,虐待被照顾亲人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七月九日又发生孙女杀害阿嬷再跳楼自杀的双尸命案。社会大众对这样的加害人,多半没有指责,而是能够理解并给予深深的同情,但重要的是,如何能够预防下一次的悲剧再发生?

健康不仅是生理的,更是心理及社会的。面对长期失能、失智的父母、家人,耗费的金钱、时间、体力是一回事,尚且可以寻求他人、外界的资源协助;然而照顾者心中对于亲情、责任与社会期待的种种纠葛,多样且复杂,例如对于失智不能认出子女的父母,子女如何说服自己体认父母存在的价值?眼看着父母日益衰弱退化,和以往的形象大不相同,子女如何接受他们最真实的样子?这些都唯有靠自己调适及化解。

老年人生理上恢复成年轻人,这是不可能的,心理及社会上的调适,则是可以努力的方向。台湾高龄化速度太快,对于老人照顾老老人,甚至老老人照顾老人的社会互动及心理调适的探讨,还来不及跟上,少之又少。日本已是超高龄社会,且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此这方面的论述比我们多且深入。知名作家岸见一郎《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一书中,提供了许多照护父母时纾解心中压力的方法,甚值得我们参考。

 

 

<刊于2016.07.12联合报D2「老病照护 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