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把人照顾好,经济自然好

  • 2014-02-10
  • 资讯处管理者(勿异动)

把人照顾好,经济自然好

杨志良

20140206

    

年假期间,我阅读了公共卫生学者David Stuckler和Sanjay Basu的新书《失控的撙节》(Body Economic:Why Austernity Kills),此书结论完全符合我力倡的「合理涨价、公平加税、照顾弱势」理念,令人大感快慰。

作者详加收集在1998及2008年二次金融海啸,各国政府濒临经济危机时的作为,对于民众健康及经济复甦的影响。由于各国的因应对策相异其趣,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可说是种「政策实验」。作者比较各国的资料后发现,凡是大幅删减卫生支出及撙节民众基本福利的国家,死亡率上升,平均馀命下降。其中以采用「震荡疗法」的俄国为最,因大幅减少卫生及社福支出,短短数年内平均馀命从70岁骤降至64岁,且增加的死亡者多为青壮年。

    作者比较1998年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凡接受IMF(国际货币基金会)的金援及依照其指示采取撙节措施者,民众健康下降,失业后酗酒及自杀死亡增加,更有趣的是经济恢复也比较慢。反之则不但民众健康得以维持,经济恢复也比较快。2008年时亦是如此。作者特别提到瑞典、丹麦、挪威、冰岛等国,不管经济情势如何严峻,仍然对弱势同胞不离不弃,不但民众因为获得基本的照顾,健康没有受到影响,国家经济也很快恢复荣景。

    此书研究结果与台湾经验完全吻合,台湾在公共卫生与经济发展上的重大成就,足以做为开发中国家的典范及楷模。光复初期台湾疫疠横行,卫生环境极差,但因战争甫结束,民生凋敝,能够分配给公共卫生的资源十分有限。当时采行了「广复盖、低水平」的策略,也就是提供全民基本的公共卫生照护,而不追求高端医学技术与设施。另一方面推行375减租及耕者有其田政策,提升农民生产力;又以田赋及高价肥料向农民换低价谷物;台糖公司也持续日本制糖会社剥削蔗农的作法,向农民抽取重税,以扶持工业。

表面上农民吃亏受害,但因政府有足够的税收,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兴办教育,民众健康获得大幅改善,其子弟亦得以享有九年国民义务教育,而在一代之间从农民身份转换为技术工人或白领阶级,社会地位得以提升(社会流动),生活也大幅改善,最终仍是受益。

    当时的经济政策造就举世称羨的台湾奇蹟,其间虽有白色恐怖的阴影,但多数人都认为明天会更好,因此在60-80年代,农民在选举时是支持国民党的主力,反而是都会区的白领阶级,对一党独大,党国不分的执政党很不以为然,凡是追求民主自由的人,都会支持党外民主运动,与今日北蓝南绿的局势大异其趣。

国际上已在在证明,「健康」及「教育」是「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基石,而人力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只要拥有健康及知识,加上政治安定,人们就可照顾自己及家人,社会与经济自然获得发展。此不但在西方,在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等等均是如此。本书指出的「自然实验」,显示IMF及世界银行采行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认为降税可促进投资及经济发展,结果是贫富扩大,阶级对立,特别是震荡疗法是错误的,虽IMF终为此道歉,但不知已损害了多少人的健康与性命。

    此书稍嫌不足之处,是未能揭示如瑞典、冰岛等国,为何在经济衰退之时,仍能力拒「撙节」,全民愿意同舟共济,承担高额税赋,政府又如何抗拒财团不断要求降税的压力,保障全民获得适切医疗及生活基本保障,只是因政府透明廉能?或是有特殊文化因素?

    此书对二派均为诺贝尔奖得主的经济学者大辩论,及IMF的举措下了结论,因此不但我等公共卫生学子应该拜读,卫生福利部「长官们」应该人手一册,特别是只讲求产业发展、拚经济,但从不探讨「分配」的财经内阁,更应在阅后深思一番。

 

<刊于2014.02.06苹果日报网络版专栏-「把人照顾好,经济自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