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 风暴因应之道

  • 2022-04-15
  • 蔡名喩
Omicron 风暴因应之道
杨志良
2022/04/10


年初本人曾经指出,依据物种演化的规律,病毒将从「低传染率,高死亡重症率」演变成「高传染力,包括疫苗突破,但低重症及死亡率」,所以Omicron将把武汉株、Alpha、Belta及Delta病毒株逐出地球而救人类。 虽然如此,但是因为被乘数非常巨大, 短期内只要死亡跟重症率达到0.1%或0.2%,就足以撼动社会,造成恐慌。以香港为例,七百多万人口,最高峰每日有7万人染疫,以这个比率,未来台湾每天有10万人以上确诊,也是合理的推断;再看从欧美到日本韩国,不都是如此?因此之故,要根本放弃清零的想法,将足迹追踪、集中检疫、防疫旅馆都抛在脑后。目前疫情指挥中心似乎正是朝向这个方向发展。

Omicron大流行会不会死人?生命诚可贵,但就如同感冒也会造成死亡,问题是会不会造成额外的,也就是超过预期的死亡?台湾就算没有疫情,每年也要死亡十六、七万人。以欧美来说,疫情是造成高龄者以及有其他伤病者的提前死亡,所以第二年的总体死亡率反而下降 。另外一个听起来不人道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医保、长照、年金的重大负担因此下降,财政反而松了一口气。

如何因应Omicron风暴?首先在战略上要举行全国防疫会议。这就是小英不如阿扁的地方,到目前为止,仍旧如吕秀莲前副总统说的,是独裁防疫,凡事指挥中心说了算,特别是陈时中。
第二点是将所有资料去除个资,提供学者专家从事分析研究。例如死亡者、有严重副作用者的性别、年龄、接种疫苗种类、原先有何伤病等,全部提供,如此才能知己知彼,订出合宜的因应之道。

在战术上,要将1922的线路及接听人数扩大5倍以上,才不至于再发生2021年,染疫者连打了一两天的电话,都得不到应有回应之事。

对于轻症者,被要求居家疗养,应至少提供防疫包,里面要有所有求助单位的电话号码、口罩、体温计、血氧机等物,并告知缺氧到何等程度,就应该通报相关单位等等。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全民相互关怀的机制。台湾独居者甚众,特别是高龄者,因此要建立一套制度,每天都能相互关怀,免得在家快乐缺氧而死都无人知晓。当然,可以先从家人亲朋好友开始,邻里长、卫生所人员等协助推动安排,务求一个不漏。

至于政府,该积极进行的,如安排重症者住院治疗,购买相关药物,鼓励高龄者完成第3剂接种等,就不在话下。

这个政府的防疫重大缺失不知凡几,例如从国外回来先普筛,再送防疫旅馆,学者专家不知说了多少次,却直到最近才办理。疫苗采购、强行通过高端疫苗亦是如此。高价口罩、高额的试剂、PCR、不知捞了老百姓多少钱,反正监察院跟立法院是我家开的,能奈我何?台湾防疫成功都是台湾人民、地方政府医护人员的辛劳,但是将人民当草芥的大官们,不断大外宣,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你是老百姓,能不生气吗?


<刊于2022.04.13联合报A11「Omicron风暴因应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