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照财源及体制的争辩!

  • 2015-12-17
  • 资讯处管理者(勿异动)

长照财源及体制的争辩!

杨志良

2015.11.30

当人口老化、少子化的情况愈来愈明显,家庭结构改变,家人独立自己照顾家人的能力下降,长期照顾就变成我们这个社会集体而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很高兴台湾最近的大选,长照这个与我们切身相关的议题有被关注的趋势,这是非常值得肯定。

日前,民进党总统候选人提出的长照2.0,与现行政府推动的长照保险,最大的争议点是我国长期照顾服务的财源应该是税收制或是社会保险制?这是一个问题,但我之前讲过,台湾政府又小又穷,用税收办长照,如果钱不够了,是不是叫家人辞职自己照顾,还是叫业者自行吸收?不要以为这是噱头,这是现在真实发生的。如果钱不够了,政府跟你说,「抱歉,今年的xx税只收到这些,请大家共体时艰!」你会抗议吗?抗议有用吗?没钱就是没钱!

林万亿教授说「有些人会觉得只是财源不同,其他都一样,但事实上,财源不同带来的服务系统就会不同。」,但除了财源这个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税收或保险制的背后,到底是会怎么办长照?如果是税收制,就跟现在的长照十年一样,由中央政府订定补助标准,每年下半年,各地方政府须编列自筹款并提计画后,经审核后,中央政府再拨款补助,各地方政府再以采购法办理采购,服务单位再提计画参加投标、审核、签约、申请钱、年底结案,这一连串光听下来就头昏眼花的事,你可知道要花多久的时间?而且这些程序,是每年都要走一遍,甚至年中才会有薪水可领!!长照人力已经不够了,长照服务机构还要花很多人力做这些事情。但是林万亿认为,地方缴交计画来争取补助,中央政府能透过补助或财政收支方案了解地方需求,民间团体的需求也能被听见,才不会只有产业的声音。发展地方特色,听取民间团体的声音,难道只有税收制才能办到?其实用保险制更有机会做到。以健保20年的经验,好好的利用长照保险的给付及支付制度,可以提供针对特殊的服务或特殊的地方设计服务模式,设定配合的给钱方式,这些在长照保险法(草案)都已经有订了,已兼具了地方多元的服务提供模式。

虽然大家对全民健保有很多意见而且有不少尚待改进之处,但是不可否认,全民健保事实上是成功的典范,其单一保险人模式,以类似专案的方式独立运作,办事的效率好,对政府单位、对服务单位都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跟人力,更好的是,若是保险制,大家看看健保,一方面从公、劳、农保开始,大家已习惯享有社会保险就要缴保险费,另一方面可多的是发声的地方,例如全民健保会是各方代表参与的重要平台,虽然会让人觉得好像常常在吵来吵去,但是,至少看得到问题。未来长照保险的长保会比健保会更有权利决定长照保险的收入及支出平衡。民众可以透过长保会的委员(里面会有消费者的代表)提出诉求。当然,我也希望政府在组成长保会的时候能开放更多的机会让关心的民众有参与的机会。

 

<刊于2015.12.15联合报D2「以税收办长照 没钱就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