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女不嫁,还是男不娶?

  • 2021-06-18
  • 蔡名喩
是女不嫁,还是男不娶?
 
 
杨志良教授
2021.05.26
 
 
2020年,台湾出生16.5万人,死亡17.3万人,生不如死,人口开始减少。根据《世界人口综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及美国CIA全球资讯网的资料,台湾是全球227个国家及地区中,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总生育率只有0.9(即平均每名妇女一生的生育数)。台湾低生育由来已久,2003年总生育率已经低到1.3,远低于替代人口的2.1,比今日的日本还低。
 
为何不生?主因当然是不婚。台湾是华人社会,生育主要是发生在婚姻关系下,这与南美或非洲文化,生育与婚姻没有必然关系有很大的不同。台湾妇女的有偶率自2007年起直直落,当然男性也是如此。2020年全台结婚数只有121,702对,为十年来新低,而离婚却高达51,680对,平均2.4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
 
台湾妇女有偶率,在20-24岁组,1997年尚有19.1%,到2009只剩6%,不到1997年的三分之一;到2019年更只剩4.3%,为「稀有人种」。至于身心状态最适合生育的25-29岁组,在1997年为56%,到2009年则减半为29.1%,到2019年更减为19.3%。35-39岁组,则从1997年的82.6%,降到2019年的61.8%,只剩六成。这只是当年各年龄组的统计资料,并非表示2019年时,20-24岁有偶率4.3%的妇女,到了25-29岁,有偶率就会达到19.3%,到35-39岁会是61.8%,因是不同世代的妇女。在有偶率直直落之下,2019年20-24岁的妇女,到了25-29岁、30-34岁及35-39岁时,有偶率必然更为低下,更不如她们的姊妹或阿姨。
 
由于调节生育的知识相当普及,相关的方法也唾手可得,因此当前青年男女的婚育态度及认知必然影响未来的人口发展。可惜当前不论政府及学术单位,均缺乏此方面的调查研究,因此本人主持的社会调查所,特别在3月27日至28日,透过中华电信台闽地区电话号码,共完成1068名20-39岁婚育年龄男女电话访问,信赖水准95%,抽样误差最大值为±3.0%,加权则依据内政部社会司在2021年2月公布之民众性别、年龄、户籍资料,2020年12月的教育程度等进行修正,以便样本特征与群体结构一致。
 
20-39岁者,已婚者男46.9%、女53.1%,其中20-24岁9.9%,25-29岁者15.8%,30-34岁组40.9%,35-39岁组59.1%,此与人口统计资料相近。有小孩者77.6%,无小孩22.4%,只一个小孩53.1%、二个24.4%,只一个小孩而不再生育者高达87.2%,已婚无小孩的女性72.2%不想生。已婚不想生者,其原因(可复选)是没房者,男58.8%、女7.7%;因为育儿费用太高者,男64.7%、女7.7%。可见普遍认为养育子女的财务重责在男性。
 
未婚而有结婚意愿者,男71.4%,高于女性69.3%,35岁以下有结婚意愿者69.1%以上,随年龄递减,35-39岁组则只剩53.9%。不婚的原因(可复选),男没房及收入不够(63.3%及47.7%),明显高于女性的24.3%及8.7%,且年纪越轻,越在意有房及收入;渴望自由自在,则女性(38.8%)远高于男性(29.4%);未婚而婚后没有意愿生育者,男性65.1%,多于女性的59.5%,也就是近六成未婚女性表示,即使婚后也不愿生育。
 
这些调查资料显示,已婚者既已有一个小孩,多无再生育的意愿,特别是女性;未婚者虽多有结婚的意愿,但多表明即使将来结婚,也不愿生育,特别是未婚的女性。已婚者不再生育,而未婚者不愿结婚,及未婚者即使未来结婚也不愿生育的主要原因,是男性没有房屋及足够的收入。在台湾普遍低薪及房价过高的情况下,未来不婚不育的情势,只会更加严峻。
 
近数十年来,女性受教育及就业比例早已大幅提升,社会地位也是如此,但因性别分工,男性需承担养家活口的社会认知仍深植人心。女不嫁,寻求自由是主因,但无房、无能养家,男不娶,才是不婚、不育的首要原因。


<刊于2021.06.17联合报A13「是女不嫁,还是男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