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錢看病,沒錢等死?
楊志良教授
2018.08.15
健保實施前有所謂「一滴血的故事」,也常有年輕夫婦盼了多年,卻生下早產兒,不救等死、要救30萬起跳的事發生。生命誠可貴,何況盼了又盼,怎能不救?但要救就要揹負重債數十年,選擇何其之難。對象、疾病、年齡雖然不同,但救與不救的兩難故事,幾乎天天上演。
全民健保實施後,這樣的故事很快就被遺忘了,取代的是某家醫院把千克重的早產兒養育成功,另一家把五百克巴掌大的早產兒救活了。為了洗腎,一年要賣一棟房子的故事也沒了。健保已實施24年了,「有錢看病、沒錢等死」這句在全民健保實施之前廣泛流傳的話,已逐漸被大家遺忘了。然而,最近卻有逐漸重新迫近之勢,再五、六年後,將成為每日上演的社會悲劇,又回到全民健保實施前的情況。
原因有二,第一是眾所周知的人口快速老化,再六、七年,台灣高齡人口就要達到20%,每名高齡者,每年健保費用,比非高齡者至少多出五萬,且差距逐漸加大。去年健保整年的收支相抵已呈負數,而以2010年來的節餘撥補。健保在2010年負債達600億,經過一番努力,費率從4.55%調升到5.17%,保費增加了13.6%,再加上補充保費,不但還了健保署的銀行借款,且安全準備最多累計到2300億左右。但這項安全準備,也大約將在人口達到20%是老人時耗盡。
那就到時再來調高保險費,不就行了?恐怕門兒都沒有,因為全部的健保費用最後是落在逐漸減少的青壯年工作者身上,用醫療者眾,繳費者少,再調高費率,青壯年人非起來革命不可,可以說2010年調高費率將是健保史上最後一次。因此未來健保要維持目前的醫療照護水準,已不可能,必需要減少或嚴格醫療給付,如若干歲以上不再提供洗腎、換肝臟、人工關節等;另外就是大幅提高部分負擔。
第二個沒錢等死的原因是,醫療進步太快,新藥、新技術不斷開發,且不似以往,新藥、新科技在若干時日後,就大幅降價,可供病患普遍使用。例如以幹細胞從事再生醫療、治癌的免疫療法、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等,成本高,費用甚難下降。近年發明的治療C肝新藥物,療效高達95%以上,費用雖從百萬降到三十萬,但目前有40萬C肝患者,全都治療需1200億,健保如何能負擔?更可怕的是幹細胞再生器官組織及「生物複製」技術的進步,從1996年複製了桃莉羊,人類就不斷成功的複製了牛、豬、馬等各種哺乳動物。今年元月,中國也宣佈首度成功複製了靈長類:二隻獼猴,並已由科學界驗證,這表示距離複製「人」只剩一步之遙。雖各國均因倫理的理由,不准複製人,但若有巨富以天價仿照侏儸紀公園的故事,到某個小島找一群專家複製自己,以達到「長生不老」,甚至摘取其器官以替換老朽的器官,那又如何?
以醫療照護的角度來說,現在的老人是幸福的,因為可享用的健保資源最多;而現在正努力繳交保費的中壯年,當他們年老時,健保卻已無力負擔他們的需求,這也是一種世代的不公不義。當越來越多的老人需要醫療,越來越少的年輕人可以付保費,越來越多有效救命的醫療科技,但越來越為昂貴的價錢,非為健保可能負擔,是不是又要回到有錢看病,沒錢等死的境地?
<刊於2018.08.18蘋果日報A28「有錢看病,沒錢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