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醫療投資,增進全民健康,是?否?

  • 2023-08-18
  • 蔡名喩
增加醫療投資,增進全民健康,是?否?

楊志良教授
2023.04.06


最近若干醫院管理者及醫藥相關產業經營者,呼籲台灣應增加醫藥投資,加速引進新醫療科技與藥品。這些論點有些確是實情,例如台灣的總體醫療支出,包括健保及自費,每人每年費用約為53,000元(1,750美元),是中高所得及OECD國家的後段班。新藥、新科技的引進,從食藥署的核可到健保署的最終納入健保給付,都確實滯後。

從全球總體觀察,醫療支出與國民健康確實高度相關,若由此便推論,要改善全民健康,就要增加醫藥衛生投資,是耶?非耶?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的答案,居然是在增加基層衛生投資的同時,同樣或更重要的是,提升婦女的受教育年限。只要婦女多受教育,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平均餘命,均可獲得改善。因為後段班的國家,不只是醫療支出,從基本的安全飲水、食物營養、基層社會組織,樣樣都缺乏。而婦女是家庭內最重要的健康照護提供者,婦女教育水準提高(empowerment,賦能),就同時提高了家庭生產力、改善經濟。但改善全民健康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聯合國及世衛都沒有、不敢,也無能提出的,那就是政治安定、政府賦能。台灣近年發展遲滯,就是因為如此。

除開後段班貧窮、動亂中的國家,可以發現人均醫藥衛生的投入(或稱支出),便與人民的健康水準幾乎無關。例如美國每人每年醫療支出達11,172美元,是台灣人均的6.38倍,並擁有最先進的醫療科技,但全部健康指標,不論嬰幼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平均餘命,均不如台灣。更有趣的是,被美國長期禁運的古巴,國民的各項健康指標均與美國相當,平均餘命甚至高於美國。台灣每百萬人擁有的高端醫療設備,如CT、MRI、高能粒子治療機、放射性同位素診斷,均多於英國,然而國人享有的健康水準卻遠不如英國。台灣的醫療科技被評為亞洲第一,但健康水準卻差日本一大截。

為什麼中、高收入國家的醫療支出及科技,與民眾健康水準無關?簡單的說,就是衛生醫療資源配置的問題。依照WHO的倡議,醫療照護應該是For every one, but not for every thing,但美國的情況是,對富人for every thing,但不是for every one。即使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資源也必然有限,無法做到for every one又同時for every thing的醫療照顧。

生命誠可貴,罹患各種特殊疾病的患者,當然希望得到最先進的治療,最好由社會(健保)負擔;若健保不支付,為了能健康的活下去,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對個別醫院及醫師而言,期待獲得最先進的醫療科技,以提升自我,增加名望及競爭力,亦是無可厚非。

國際上有多個組織從事國家健康排名,台灣雖以全民健保著稱,但不論何種排名,均不在前三十名。以彭博社的182國排名而言,西班牙第一,其餘除了日本第三、新加坡第九、澳洲第十之外,均是歐洲國家。

為何如此?就如前述,是健康資源配置是否合宜,是否用在刀口上的問題。首先也最重要的是,誰是最重要的健康照護者?答案不是醫師、護理師或任何醫事人員,而是民眾自己。如何健康飲食、適切運動、休息睡眠、清潔保暖,自覺身體不適時,尋求專業人員協助,達到生理、心理及社會的完全及安寧狀態,都要靠自己。另方面,個人也需要與家人、朋友、職場及社區人士,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相互扶持,因此如何培養個人的健康才能(empowerment health capability),是國民健康的首要任務。如西班牙、日本、北歐國家,多採地中海飲食,多魚少肉,多公共交通、走路、騎單車、運動,又注重家庭生活、社會和諧,這些均是美國所缺乏的。

社會的健康,是造成台灣跟美國全民健康落後的重要原因。2022年台灣因為車禍死亡2,990人,受傷高達47萬6,376人次;該年美國因為槍枝事件死亡高達4萬4,290人,高度影響兩地的健康水準。

健康醫療資源配置可以分成多個層次。從個別醫師而言,據其專業可給予病患何種檢驗、檢查及治療,花多少時間,給予病患多少自我照顧資訊,常不可避免的因個人與病患的親疏遠近而有不同。

再來是醫療機構管理者,為追求永續經營,常必須配置科別設備、人力等,讓營收最大化。或為了讓病患民眾健康最大化,設置社區醫學部或社區健康中心,辦理各種健康講座,設立社區健康促進據點與關懷網等等。

再者是社區與國家層次,現舉實例說明。1970至80年初期,台灣近半鄉、鎮、區是無醫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陳拱北教授,嘗試推動基層醫療保健,獲得當年台大醫院楊思標院長、衛生署王金茂署長的支持,選擇貢寮鄉澳底村為試點。然而計畫尚未啟動,陳教授不幸仙逝,靠著陳師母創立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加上獲得亞洲基金會的財力支持,順利設立澳底健保站。其制度設計委由本人負責,家庭醫師培訓則由台大醫院家醫科陳慶餘教授等負責。

經調查研究發現,當地的醫療需求並不比都會民眾少,且赴鄉外就醫需額外交通費用及家人陪伴的機會成本,總支出至少可供養一名家庭醫師及二名護理師,但此需求均流向基隆及台北。此調研結果及可能的機制,發表在當年省衛生處公共衛生雜誌上,新任衛生署長許子秋就任後,就由陳拱北基金會董事長魏火曜教授邀請,前往澳底考察,聽取簡報,認為這是解決偏遠地區的良方,而發展為群體醫療執業中心計畫。

該計畫經過多次完善,財務由公務預算改為具彈性的基金預算,多服務、多收入,七成盈餘做為醫事人員獎勵金,醫護收入直比醫學中心,吸引人才紛紛下鄉,一、二年內便解決了無醫鄉問題。

1976年行政院長蔣經國參觀長庚醫院,感嘆其建築宏偉、設備完善,提出建設台大、榮總、三總為國家醫學中心之議,各撥款百億,之後在衛生署(當年坐落台塑大樓後棟)討論通過此方案。本人則提議,以預算的10%,亦即30億,加強基層醫療網,各衛生所(群醫中心)分配150萬,加強及提升其設施。

為進一步完善資源配置,由許署長及其團隊提出醫療網計畫,設百億發展基金,對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原設定每萬人口20床以下),民間欲設立醫療機構者,給予貸款利息補助。每萬人口40床以上為充足區,不得再得擴充。診所亦有此類規劃,在衛生署下設醫事審議委員會,委員包括醫界、公衛界及社會人士,因此多次駁回充足區醫院因一床難求希望擴建的要求,並合理規範昂貴高科技技術的引進。醫療網設立後,完成多期,包括急診、復健等醫療網,醫療資源配置得以完善,此為台灣全民健保得以成功實施的重要基礎。

至於台灣的健康照護體系如何精進,醫療衛生體系只是社會體系的一環,近年來由於藍綠惡鬥,和中或抗中路線分歧,台灣南北、貧富、階級、世代等對立,民生問題有三缺,產業發展有五缺,詐騙、擄人勒索、槍擊案件頻仍。社會價值崩壞,年輕人普遍不婚、不生、不養、不活(自殺),沒有前景,家暴、虐兒、虐老、詐騙、暴力犯罪大增,貧富差距加大,有社會解組的現象。社會的不健康,必然影響人們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宏觀而言,必須減緩臨床醫學的投入,增加預防保健的佔比,從目前不及1%,逐步增加至3%。

更重要的是,必需恢復社區的健康秀活動。本人在擔任政務副署長期間,有鑑於各鄉鎮甚至村里,都有民眾自行組織晨間或傍晚的健康促進活動,跳舞、太極拳、健走、登山等,相互關懷扶持。但因為難於設立為正式社團,無法給予補助,所以舉辦健康活力秀的活動,由各個鄉鎮比賽選拔,再選出各縣市代表,參加全國比賽。第一屆在台大體育館辦理,好不熱鬧,全台包括金、馬、澎湖都動起來。包括獎金在內,費用不過區區三、五百萬。記得當時連辦三屆,參加者不分男女老幼,甚至包括身障人士,好不快活。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已過,如此花費少而效益大的活動,應該儘速恢復辦理。


<刊於2023.06.19聯合報D4「單靠增加醫療支出 能改善全民健康?」>

<刊於2023.08.14聯合報D4「最重要健康照護者 不是醫護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