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保的沉淪

  • 2022-05-02
  • 蔡名喩
全民健保的沉淪
楊志良
2022/04/17


全民健保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社會保障制度,從1995年實施以來,已經經過27年;如果從1988年規劃開始算起,已經超過34年。本人從規劃、監督執行到修訂《二代健保法》,無役不與。二代健保實施迄今又已10年,社會變遷何其巨大,展望健保的未來,無論遠慮或近憂,都充滿不可克服的挑戰。

所謂的「遠慮」 ,也不是三、四十年後的事,而是三、五年之間就會發生,甚至已是進行式。近年來,台灣的青年男女生殖力大幅下降,每七對夫婦就有一對不孕;也是全球青壯年有偶率最低,且必然也是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且此情形已經持續了 一、二十年,平均每名婦女一生生不到一個小孩,現在及可見的未來都是「生不如死」,人口逐漸減少,每隔一代人口減少一半。

對健保的影響,就是醫護人員及各類照顧者逐年減少。因為少子化,老年人口比率,亦即需要照顧者比率,大量增加。更重要的是,能夠承擔醫療照護費用的人口,越來越少,且呈現加速化。

對此,當政者絕不敢講真話,滿口文青式的語言,只要健保不在自己任上掛掉,能拖就拖。很快的,健保絕對不可能再像今天這般俗又大碗,而是給付項目不斷減少,部分負擔不斷增加,新藥新科技更不用談了。可見的未來,能夠提供預防接種,開開盲腸就不錯了。因此,商業性的健保不斷擴充,健康照護快速的階級化,這次健保署提出的部分負擔改革方案,就是朝此方向。

「近憂」 則是衛福部長幾乎全被新冠疫情綁架。健保如何永續,應該是今日執政當局不可逃避的功課,任何國家的健保改革,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國會必然高度關切,改革者必須向行政部門及執政黨進行大量的遊說、說明,絕對不是只由承保單位健保署負責。例如美國,1993年由柯林頓夫人希拉蕊領軍;2010年的歐巴馬care,政治動員及遊說無不盡出。反觀台灣,目前只要不漲健保費,不引起政治風暴,其他事項都由健保署全權負責。即使李署長就如歷任健保執行者,極具有使命感,但也無法一肩承擔。

健保署應在現制下,盡量讓全民獲得適切的照護,但李伯璋署長提出的改革方案,重點是:「使用者付費,資訊共享,減少醫療浪費」,顯然只有向病患多要部分負擔而已。

目前的方案至少有兩大缺失。首先,愈來愈多的醫療照護,從住院改為門診,所謂「一日手術」 ,包括白內障摘除、前列腺肥大,各種結石破除等等。因此民眾門診次數及負擔會大幅增加。此次重點,應比照住院,設立門診自負額,或稱部分負擔上限 。此對今日的健保資訊系統,毫無困難。

再來,只有中低收入戶可以減免部分負擔,然而台灣被列為低收入戶(1.27%)、中低收入戶 (1.29%)者,加起來只有2.56%,此標準在附近所有國家中最為嚴苛,比不上日韓的4~5%,更與歐洲國家相去甚遠。目前由於通貨膨脹及貧富差距加大,中低收入人口的處境比以往更為艱難,政府應該重新調整中低收入人口的門檻。

本人曾跟李署長溝通以上意見,但他沒有任何具體回應,只說「大家共同努力」,看來健保制度只能更進一步沉淪了。


<刊於2022.04.25聯合報D4「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