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台灣的食安風暴
楊志良2015.12.4
翻開臺灣公共衛生史,1979年紀載著多氯聯苯(PCB)中毒的嚴重食安危害事件,其肇因於彰化油脂公司在製造米糠油的過程中,使用多氯聯苯做為熱媒,卻因管線破裂,使多氯聯苯滲入米糠油裡,造成全臺至少有2000人因吃到受污染的米糠油而受害。由於多氯聯苯會導致肝臟、腎臟、心臟、胃腸疾病、自律神經失調等數十種病症,同時多氯聯苯中毒的女性會經由胎盤或哺乳將體內的毒素傳給胎兒,這些油症兒(或稱為「可樂兒」)在出生時均有皮膚發黑、眼瞼浮腫、免疫功能受損等問題。至於在長大之後,則可能產生智力與體力發展遲緩、皮膚會出現含有惡臭的類似青春痘的病變等。當時隨著官方調查告一段落,彰化油脂負責人被判刑入獄,衛生官員也公開表示「多氯聯苯中毒的人,已經都好得都差不多了」。一場喧騰多時的事件,便逐漸地為人所淡忘了。豈知,受害者吃進肚子裡的毒素,竟無法完全排出體外,也就是說,打從中毒的那一天起,他們再也走不出多氯聯苯的陰霾。
台灣多氯聯苯中毒事件發生後的20年,歐洲小國比利時同樣經歷一場食安風暴。1999年該國爆發了戴奧辛(DIOXIN)汙染食品事件,當時農畜飼料受戴奧辛汙染,濃度超出標準千倍,當時比國政府反應慢半拍,導致汙染快速蔓延,還引發全球恐慌。最終歐盟執委會強行介入,發出禁售令,所有相關的肉品及奶蛋製品全數下架、禁止出口,也重創比國經濟產值4.37億歐元,甚至直接導致執政黨在3個月後輸掉政權。但比國政府痛定思痛,進行組織改造,將4個隸屬農業部門與2個公共衛生的部門整併為食品安全署。接著建立源頭管理與稽核制度,將整個食物供應鏈流程皆納入管理,落實從農場到餐桌的食物鏈所有環節。16年後的今天,翻閱比國官方統計資料,該國在製造業中,食品業的產值最大。他們從食安危機中浴火重生,透過強勢變革的決心,如今米其林餐廳雲集,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造訪。
反觀台灣,36個年頭過去了,數算著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史,經歷了因著經濟發展造成的環境汙染到食物鏈,到最近這些年摻假或違法添加物質等事件,層出不窮的發生,甚至最近喧騰一時的黑心油品事件等,其對人體健康的慢性隱形傷害,以及民眾對食品安全問題,所期待的最後司法防線的失望,豈是一紙無罪判決所能盡言。
然在我們對司法判決沮喪之際,除了遙盼天佑台灣,有更多有良有腦的法官外,就長遠計,是否回到政府組織的基本面,尋求改善食品安全管理的良方。
首先,比較比利時與我國投注在食品安全的預算與人力,比利時的國土面積與台灣差不多,約3萬5千平方公里,人口約只有台灣的一半。而該國2014年食品安全署的預算166.8百萬歐元(約台幣588億),編制人員1310人。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預算22億,編制人力600人,這些經費與人力還包括執行藥政管理的業務。
再者,在食品安全的管理組織上,也該深切檢討。比較世界先進國家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約可分為二類,一是食品與藥物合在同一組織,二是食品與藥物分屬不同組織管理。在台灣,我們選擇了食品與藥物在同一組織的型態,但這些年的運作,很明顯的無法保證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目前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政府單位,分屬衛福部與農委會與其所屬多個業務處署,是否在經歷這些食品安全事件後,政府該大刀闊斧的改革,整合現有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單位,從源頭管理、食品履歷、產銷制度,到食品衛生的查驗稽核等,整合食物鏈的流程,由專責單位負責。否則政府宣稱「確保食品安全,維護每一個人吃得健康,給生活最安心的保障」,也都只是口號而已。
<刊於2015.12.08聯合報A15「食安風暴後比利時的重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