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視世代的不公義
楊志良(亞洲大學 講座教授)
我們最大的威脅在於自己。第一,台灣是一個不結婚的社會,現在20~24歲有偶的女性鳳毛麟角;25~29歲有七成的人沒結婚;30~35歲還有四成多的人沒有配偶。35~40歲生育能力已經開始下降,但還有三成沒有配偶。反過來說,男性更是如此,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有偶率那麼低,而且數值持續下降中。
第二點,台灣是一個不生小孩的社會。在公元2000年,有30萬名新生兒;但2010年只剩下16萬。代表每一對夫婦已經生不到一個小孩了(更何況還有不少棄養的案例)。每一代的人數開始減半。
人類歷史上從未有一個社會,沒有戰爭、沒有重大飢荒、沒有重大傳染病、沒有經濟上的大崩盤,但卻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不結婚、不生育。這是台灣今天面臨的最嚴重問題,卻少有人注意。這會造成後果?將來每個人都是單獨的一個人,沒有家庭。未來這些人生老病死都要靠社會,社會負擔將會變得沈重。為何會變成不生、不育的社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因為沒有公義,要靠大家努力。
為何不結婚?過去十幾年來,從李登輝前總統到現在,我們每年經濟都有正成長,但大家的薪資卻沒有跟著成長,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反倒較以往還少。錢到哪兒去了?代表我們的財富分配明顯不公。我們勞動(亦即所有就業的人)的所得沒有增加,就業的勞動價值沒有了,都讓投機客給賺走了。房地產、股票之所以會漲價,都是由於勞動者的努力,才讓這些人得以賺取大把鈔票,因此,所有的經濟成長,起碼要有一半需歸功於勞動者。我們的財稅政策有很大的問題。比方說,政府為了讓電子產業興盛、將產品外銷到國外,因此參加了WTO、採取關稅減讓,不讓人抽我們的稅。但是反過來,國外賣給我們傳統產業、農產品,我們也不能給人家抽稅,如此一來,傳統產業必定吃虧。電子產業賺那麼多的錢,是因為傳統產業放棄了關稅。照理說,多賺到的錢,理應補傳統產業缺失的部分。但我們卻沒有這樣做。因此社會上普遍覺得,打拚了半天,還是看不到前景,所以不敢結婚、不敢生小孩,如此一來,我們的未來會變成什麼?
「拚經濟」應該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的目的應是每個人的健康快樂。如果只為了拚經濟而不重視目的,結果會造成財富的不公、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社會的不安。現有財稅政策的錯誤,大家努力經濟成長的果實,沒有合理的分配,這是最大的不公義。
(二)
我們目前的人口依賴指數是有史以來最低的。台灣的人口結構是紡錘型的,也就是生之者重,食之者寡。何謂依賴指數?十五歲以下、六十五歲以上,稱為依賴人口。十五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稱為生產人口。民國五十二年到五十四年,台灣的依賴指數高達92到94,也就是一百個生產人口,要養92到94名老人與小孩(當時主要是小孩)。可是那時大家還很樂意結婚生子。現在我們的依賴指數是所有社會中最低的:36(日本是55,美國49)。老人開始增加,但人數目前尚屬有限。每一百個生產人口,只養36名老人與小孩。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有能力財政平衡的時候,因為生之者眾,食之者寡。但我們現在每年還發行2300億左右的公債,等於我們每一個人向未來再借一萬元,這是世代的不公義。再過二、三十年,現在的年輕人將無福享受今天所有的老人福利,而且債務都要他們來還。
(三)
一個完美的人生,要有婚姻、子女。人家養了妳,妳就應該養下一代。人都有愛心,要學會愛人,自己也會跟著快樂。一個自私自利的社會,只會走上滅亡一途。我們都是台灣的一份子,身在同一艘船上,為了整個社會,也為了自己,必須正視我們正面臨的所有不公義,挺身而出,勇敢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