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

  • 2015-08-27
  • 資訊處管理者(勿異動)

美國小學課程中有一項族譜樹(Family Tree)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透過訪談父母、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等,追溯父母雙方家中至曾祖父輩的家族史,了解他們祖輩們的姓名、在何處出生、從事何種工作,以及家族從何處來等等,然後畫出家族族譜樹並在課堂中報告。所以美國人自小就經由學校課堂學習追溯家族血源,了解到歷代祖先的族裔與遷徙背景。

美國每10年進行一次全國人口普查,依據美國之音中文網的報導,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首次允許公民確認自己屬於一個以上的種族。人口調查表把種族(race and ethnicity)分為六大類:白人、非洲裔、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土著、亞裔、夏威夷土著和其他太平洋島民、其他。到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甚至可以在亞裔下,勾選「華裔」,或者在「其他亞裔」的選項下,手寫加註「台裔」。

   美國是有名的民族大熔爐,台灣移民美國的僑胞在填寫人口普查中的種族問題時,可以依認同自行認定重複選擇「亞裔」、「華裔」甚至「台裔」,此為多元的族群認同;但是在國家認同上,則是唯一、無從選擇的,所有人都是美國人。所以綜合起來是為「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華裔美國人」(Chinese American),或者「台裔美國人」(Taiwan American)。即使美國政府並不禁止雙重國籍,但美國人民必須向美國效忠,在入境美國時必須持美國護照,且不論在何處居住或工作,都必須向美國報稅,這是法有明訂的義務規範,是不可因感性而凌駕的理性限制。

「認同」是近二十幾年來國內外社會及人文科學中熱門的研究題材,也是台灣社會重要的議題之一。族群認同雖然大多形塑於年輕至成年階段,但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會隨著時空背景及環境變遷而改變。政治大學選舉中心每年進行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調查,資料橫跨 1992 年到 2015 年,每年受訪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中,在面對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是「都是」的族群認同選項時,選擇「台灣人」的從1992年的17.6%,成長到2015年的59%;選擇「中國人」的從25.5%,掉落到3.3;而選擇「都是」的則從45.4%,減少到33.7%。由此可見,台灣的族群認同在改變,而且是十分明顯的改變。但不管族群認同如何變化,大家身為中華民國國民,要向中華民國效忠,須持用中華民國護照出國旅行,並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享權利與盡義務的事實與現況,無法改變。

   前總統李登輝日前投書日本雜誌表示,不存在台灣與日本打仗(抗日)的事實,這樣的意見自有台中霧峰林家的非武裝抗日、蔣渭水等人推動鼓吹民權的啟蒙運動,及魏德聖導演2011年電影「賽德克.巴萊」拍攝背景的原住民抗暴事件史實可以反證。況且,身為中華民國的卸任國家元首,當初就職時曾莊嚴的宣誓效忠中華民國,即使是基於個人自身歷史而來的認知,也不可有任何違反對國家認同及他自己誓言的行為。何況此番對日本的投書及對釣魚台的發言,傳播於社會大眾之後,將進一步分裂及弱化台灣,此舉不但令人遺憾,且該受嚴厲譴責。

期待我們的學校課程中,也有類似可供國民認識自己家族成員從何處來,以及追溯祖先遷徙歷程的活動,以不帶價值判斷的方式,讓我們的下一代從自身家族的故事開始探索,了解他們傳承的血緣及文化特質,提供族群概念建構與想像的空間,並在逐步發展自我認同間。透由多元族群認同建構的過程,紓解及遺忘歷史記憶所形成的痛苦與悲情,逐漸導引到對公共議題及民生問題的關注及討論,甚至發展及凝聚民主憲政的共識,建構更穩固的國家認同。

 

 

<刊於2015.08.26蘋果日報網路論壇「李登輝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