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保財務責任制,此其時

  • 2015-10-19
  • 資訊處管理者(勿異動)

建立健保財務責任制,此其時

楊志良

2015.10.12

2009年時,健保累計負債6百多億,且以每月近二十億的速度不斷累加,然而不但民眾多不樂意調漲保費,行政院長官也多有遲疑,健保永續面臨嚴重考驗。為了補健保財務的大洞,更為能符合社會公平的原則,健保費率非依法調整不可。當時我擔任衛生署長,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不斷向社會各界說明,幸而獲得李家同、陳樹菊、孫越等公益人士,主動代言拍攝短片在全國醫院診間播放;又製作相關海報比較各國健保及台灣的成就,張貼於各醫院;甚至不惜辭官,才終於說服了長官、立委、雇主與民眾,在2010年時,將健保費率從4.55%調高為5.17%,健保財務趨於穩定,不但逐漸彌平欠債,且逐漸累積安全準備。

回顧過去健保費率調整的歷程,每任衛生署長都知道必須依法調整,但少有人面對。因為一經提出,立法院與全民必然開罵,行政院立刻手軟。2002年,唯二調漲健保費率的衛生署長李明亮,在法案一通過就下台,好似健保費率調整與衛生署長下台成了連動的宿命。健保的財務窘境,幾乎是當時衛生署長與健保局長最大的困境與挑戰。好不容易從2010年調整費率,及2013年開始徵收健保補充保費,同時費率從5.17調降為4.91之後,健保的財務慢慢趨向穩定,累計結餘超過2,000億。但最近卻開始討論健保費是否調降,衛福部或健保署難道不覺得可惜?或真的有必要嗎?

首先,來談全民健保所謂的「安全準備」,其目的是為平衡保險財務,並於收支發生短絀時,由安全準備先行填補。來源包括:保險每年度收支之結餘、本保險之滯納金、本保險安全準備所運用之收益、政府開徵之菸酒健康福利捐。依健保法規定,安全準備總額,以相當於最近精算一個月至三個月之保險給付支出為原則。截至今年8月止,安全準備已達2,085億元,足以因應4.7個月的保險給付支出。

既然安全準備已達法定標準,費率調降並無不可。但健保署除了消極的調降費率之外,應該採取更為積極性的措施,以回饋全民。例如利用此健保財務穩固的時候,進一步改革醫療體系,包括充實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緩解血汗醫院、改善新藥科技的給付、解決五大皆空或提升醫療品質等等。這些都是迫切待行,且對醫界、民眾都大有益處之事,然而過去數年,衛福部並未督導健保署往此方向有所作為,甚為可惜。

回顧二代健保的精神之一,是為達到各界參與及健保永續的目的,將「全民健保監理委員會」與「全民健保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合併為「全民健保會」,由健保利害相關者代表(stakeholder) ,即健保會,協議醫療給付的範圍及所需的平衡費率;在健保會無法達成協議時,才由衛生福利部長裁决。如此行政部門得以免除夾在民眾要求多醫療少付費,而醫療提供者不斷要求提高支付標準,因而進退失據的困境。而由代表社會各界的健保會共同承擔保險財務平衡的責任,強化全民健保的共同治理。

既然健保法規定,當安全準備低於或超過一至三個月的保險給付總額,以及醫療給付項目、給付內容或支付標準有所增減,以致影響保險財務平衡之時,就要提健保會審議,又每年度的平衡費率也是於健保會協議訂定,那麼,目前健保會就應本於職責,召開會議,該調漲就調漲;反之,該調降就調降。

健保費率的調整,以往政治力介入甚多,經過二次調高,最後全民終能接受。若透過這次的調整,能讓健保費率的調整制度化,而不是取決於政治盤算,則為健保之福。至於健保結餘未能充分利用於改善醫療體系,至為可惜,這是主管機關的怠惰。爾愛其羊,吾愛其禮,建立永續的制度優於一切。

<刊於2015.10.16蘋果日報A23「建立健保財務責任制,此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