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請聆聽基因的呼喚

  • 2013-11-22
  • 資訊處管理者(勿異動)

請聆聽基因的呼喚

楊志良

2013/11/20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種,為了延續生命,最重要的就是求偶、繁衍後代,對較低等的生物來說,這甚至是他們生命的唯一目的。而且這些技巧、方法常不需要親代的教導,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也可以說是基因對他們的呼喚。

當然,出生之後,還必須成長。大自然很是奇妙,越低等的動物,每一胎生育的數量越多,親代的照護越少;越高等則相反,每一胎數量越少,而親代的照護越周全。

比如魚類,一次生下數萬到數千萬個卵,但基本上母魚只負責生,不負責養,卵生出來之後就「放水流」,所以絕大部分都被其他大魚吃掉了,能否孵化、長大,全憑運氣,多生多死,浪費生命。但哺乳類動物就不同,他們每一胎生產的數量不多,例如獅子一胎只會生四隻左右,大象更只有一隻,但他們對子女善加哺育,照護期很長,小獅子16個月之前不能離開母獅子,要到兩歲半才能完全獨立生活。學到的本事多,自衛的能力強,雖少生但少死,生命獲得尊嚴。

更重要的是,高等動物常不只養育自己的子代,也協助養育相近基因的子代,而有群體共同養育的特性。一群母獸共同養育小獸,互相補位、幫忙,目的就在提高小獸的存活率,維持物種的生存與強盛。

人類更不用說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為的也是繁衍後代。父母對子女是呵護備至,撫育教養,時間可長達二、三十年,目的就是希望後代能平安健康成長。而且人類不但全力延續自己的基因,也十分盡力保存相近親屬的基因,全世界不論哪一個種族,對親朋好友結婚、生子,都視為喜事,不但有各種慶祝儀式,大家還出錢、出力幫忙,且血緣愈親近資助愈多。也常有父母不在了,長兄、長嫂照顧年幼弟妹,或是親戚接濟孤兒寡母的美談。北歐國家則是大家同意交重稅以支持家庭,因此普遍結婚生子,一位育齡婦女平均生育兩個左右,社會得以永續。

但是近年來,台灣卻瀰漫著一股「不婚、不育」的氛圍,出生率急遽下滑,人口結構快速老化,這代表我們的社會出現了一股比基因呼喚更強大的「邪惡力量」,阻礙了育齡男女實踐他們的本能。

這股邪惡力量的出現,其實也不怪別人,就是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自己造成的。不管是政府各項短多長空、對家庭十分不友善的政策,還是貪婪自私的商人,製造出的黑心油、毒澱粉、化學食品,結果就是讓人產生了深深的恐懼:這是一個危險、不適生存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養育下一代,是負擔、是壓力、是麻煩,而且會害了下一代。

養育子女是一項短空長多的工作,非常辛苦且責任重大,但不如此,台灣就沒有希望及未來。人類是最具有高貴情操的物種,歷史上有多少先烈先賢,甚至甘願犧牲性命,替距自己基因更遠的全體人類後代,爭取更好的生存環境。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自身的生存已無虞,是否更應該發揮大愛,互助合作,一方面嚴格監督政府廉能施政,同時多支持各項福利政策,以 幫助年輕人對抗邪惡力量、順從基因的呼喚,成家生兒育女,延續台灣的生存與競爭力?

<刊於2013.11.21蘋果日報網路版專欄-「請聆聽基因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