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荒謬的總統--債多不愁

  • 2013-11-14
  • 資訊處管理者(勿異動)

荒謬的總統—債多不愁

楊志良

2013.11.13

    「公債就是未來的稅」(財政部張盛和部長語)。未來的稅有兩種,一種是明的稅,就是增加稅率。另一種是不少賴皮政府的「暗稅」,就是拚命印鈔票來還錢,印鈔票會造成通貨膨脹,讓每個滷蛋從10元變成20元,等於交了50%的稅。

    馬總統日前對即將破表的國債表示意見(法定國債不得超過GDP的40%),認為有些國家的債務已超過GDP 100%,甚至200%,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此說真是令人駭然。目前國債超過5兆(5萬億),且每年持續增加2到3千億,馬總統自上任至今未滿六年,已增加國債超過1.4兆,預估到明年底將增加至1.7兆,比扁政府八年1.3兆還多,是歷任總統增加國債最多者。若加上各社會保險潛在的債務,國債早已高過一個GDP(約1.5兆)。

    國債增加也會活得好好的,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國債是用來推行各項經濟建設、促進經濟發展與就業。如此,增加的稅收不但可以支付利息,且可以還本。但事實非常明確,馬總統任內的國債都是消費性支出,用來填補軍公教退休、老農社福支出等,經濟建設比率每況愈下,且所謂「經濟建設」中,有不少根本是蚊子館,而幾乎沒有回收。

    只要是「債」,遲早要還,不管是外債(財經官員很自豪說台灣沒有外債)或內債。內債就是向未來借錢,特別是下個世代。現在政府每年支付的公債利息已達1280億,隨著公債餘額擴大,利息支出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稅收用以支付利息,更需以債養債,惡性循環,伊於胡底?

    還債的路,一條是加稅,但台灣稅制極其不公,薪資階級交稅一毛不能少,資本利得幾乎不用交稅,因此近十年稅只有減沒有加,減的又是富人的稅,所以一談到稅,民眾莫不心裡開幹。

另一條路是以往很多政府都做,且幾乎可以確定未來政府也會做的,就是印鈔票去支付債務。大家的錢都貶值了,就是另一種抽稅。台幣貶值最可憐的是一般老百姓,因為富人可以囤積居奇及炒匯,購屯大量民生物資,等漲價後再賣出;或將台幣換成美元,等台幣貶值後,再換回台幣,石油危機時富人就是用此方法反而大撈一筆。而一般小民不是沒錢,就是只有三、五萬,至多三十、五十萬,炒作規模太小,獲利有限,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去拚22K。

    台灣人口結構早已成為倒三角型,未來30到50歲的工作人口將大幅減少,依賴人口增加,如何負擔?下一世代的工作人口是否應該革命,抗議目前世代的不負責任、只知享受?代與代之間是否要相互鬥爭?

    如果說國債多,也可以活得好好的,那希臘等歐豬國家民眾為什麼苦不堪言,天天上街頭?為何阿根廷總統要搭直升機逃跑?為什麼盛產牛隻的阿根廷人吃不起牛肉?倡言多增加公債,顯然是期望在短期內多撒錢討好民眾,以提升極其低迷的民調,又是一次短多長空的政策。有如此荒謬的總統,台灣人民真的需隨人顧性命了。

<刊於2013.11.14蘋果日報網路版專欄-「印鈔票還債 總統太荒謬」>